外國學生至台灣求學引發憂鬱症的 rTMS 治療經驗
振芝心身醫學診所數位內容編輯部 專訪洪敬倫醫師
(維護隱私,以下均依事實做部分改寫)
生活中的任何改變又或者一成不變,都可能成為壓力來源。當生活中出現了壓力,多數人會試著靠自己調適,努力讓自己適應壓力環境。但當壓力事件層層疊起,開始感到應接不暇而難以承受時,身心都會出現問題,例如整天持續性的焦慮、煩躁、憂鬱、身體不適、失眠等問題,影響原有的生活品質。
今天的 rTMS 跨顱磁腦刺激治療個案分享,可以看見國外留學生在適應台灣生活時,起先可以獨自處理情緒困擾,但當壓力源逐漸增多,難以排解,轉而尋求專業的協助。
難以適應壓力並不代表自己抗壓性低,多覺察自己的感受,找到合適自己的紓壓方式,藉由休息、充電調適身心,當面對困難時會更有彈性適應。
走進不同的文化的適應歷程
小武,25 歲男性,來台灣念大學的僑生。兩年前來台灣念大學,現已大學三年級。前來振芝就診是因著自己憂鬱症復發、無法出門,難以到校上學,連帶使得學業落後。
小武表示剛來台灣時適應不良,就曾憂鬱症發作,害怕出門,亦常伴隨心悸、恐慌等現象,尤其人太多的地方會有巨大的不安全感,很難踏出家門。起初認為自己是因為還沒適應台灣的環境,故沒有就診或是尋求諮商資源。總覺得自己都大學且成年了,該靠自己努力撐過才是。
小武一邊努力適應台灣的生活,和台灣的教學環境,亦努力在台灣發芽茁壯。過了一陣子,小武覺得自己實在沒辦法了,便決定就診看看自己到底怎麼了?
壓垮駱駝的稻草-不見光下的憂鬱症
小武去年寒假挑戰了台灣登山,卻因意外跌倒而骨折。在休養期間,因打石膏關係,長達四個多月都無法出門,長時間在家的情況下憂鬱症再度復發。洪醫師提到有些人因為手術後需長期在家休養,沒動沒照光,憂鬱症就復發了。因為規律作息、出門與他人互動、穩定就醫是憂鬱症患者長保健康的關鍵。
這段日子期間,小武對生活十分消極、對任何事都沒了動力。平常喜歡追劇的自己也對看劇提不起勁,產生厭世與自殺的想法,又遇上同性友人對自己表白,突然間,對自己的性向產生極大的困惑。如此陌生的生活環境迷失了自己的方向,也迷失了以往對自己的認識,這些因素都使小武心理壓力劇增。
rTMS 跨顱磁腦刺激與憂鬱症的治療-前進、後退,持續走在復原的路上
小武跑遍各大醫院,就診拿藥兩個月,發現沒有太大效果,便決定前來振芝診所試試看 rTMS 重複跨顱磁腦刺激治療。11月初施打了三次,發現自己情緒偶爾會好轉一陣子,不再維持長時間低落、焦慮度減輕許多,也較有行動力。小武自述原本就是以購物抒發情緒,經過治療後又開始想買東西,然而嚴重的疲倦感讓他依然很想躺著休息。
因課程安排的關係,小武離下次施打 rTMS 前相隔了一個禮拜以上,憂鬱症情形產生惡化,焦慮、失眠激增。面對自己在台灣唯一的家人──狗兒子,竟也產生想將牠丟棄的念頭,小武驚覺無法再怠慢治療,決定如醫師建議接受必須密集且穩定的治療。(您可能會想看:我該不該試試重複性跨顱磁刺激治療(rTMS)?)
一個禮拜四次密集 rTMS 治療的變化
在開始每週 4 次的 rTMS 治療兩週後,小武自述狀態「不錯」,認為自己的情緒是普遍情況下正常情緒,生活出現動力能規律生活。然而,疲倦的狀況依舊存在,醫生判斷 rTMS 高頻刺激對倦怠症狀的改善還需要時間,也需搭配低頻刺激治療失眠,且長遠目標希望能減少安眠藥。現階段 rTMS 將持續地陪伴小武度過這段困難,讓小武能在台灣長出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憂鬱症治療過程的提醒
憂鬱症襲來時,除了妥善就醫、穩定服藥、進行 rTMS 跨顱磁腦刺激治療和心理諮商外,人際的支持與陪伴亦是很重要復原的關鍵。憂鬱症患者常因封閉自己,切斷人際支持,也因症狀發作導致自身作息的混亂,長時間獨處都十分容易引起憂鬱症的復發。
該如何避免復發呢?以下整理出幾個要點供參考
- 規律生活:維持作息避免失去時間感與動力
- 人際支持:與人互動能避免自己長時間陷入憂鬱的情緒中,且能幫助自己建造安全網。
- 定期追蹤:當自己感覺好些時,也千萬不要自行停止醫療,要謹慎地與醫生、心理師討論過後再有下一步的決定。
小武一人獨居,沒有家人的陪伴,是更容易陷入情緒低落的迴圈當中,因此醫生會鼓勵小武定期與家人聯絡,穩定自己的作息,並以回歸學校為目標。
憂鬱症藥物治療小知識
抗焦慮劑與安眠藥:
抗焦慮劑與安眠藥均屬於中樞神經抑制劑,副作用大致相同。常見的副作用有想睡覺、肌肉較為無力與頭暈,因此服用抗焦慮劑與安眠藥物需避免駕駛或操作機器,以避免危險發生。
資料來源:
振芝心身醫學診所 洪敬倫醫師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