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後憂鬱是什麼?產後憂鬱怎麼辦?認識產後憂鬱的特徵與對策

2021-05-11
產後憂鬱怎麼辦?
產後憂鬱怎麼辦?

作者:振芝心身醫學診所 陳冠儒 諮商心理師 

日本女星竹內結子於近日驚傳在家中身亡,讓廣大影迷們相當錯愕與悲痛。消息指稱,竹內結子疑似因育兒壓力,而出現產後憂鬱。研究報告也指出,約 10%~22% 的產婦會罹患產後憂鬱,而當中的 20% 是在產後 2 至 3 週漸漸出現症狀,產後第四至五個月達到高峰。

一般來說,在生產後的 2~3 天開始,因為產後荷爾蒙的改變,加上感受到壓力、被孤立感,以及睡眠被剝奪、身體疲憊時,大約有八成的媽媽會出現心情不佳、容易哭泣,或是情緒低落等狀態,直到寶寶兩週左右,情緒便慢慢回穩,這稱之為產後的情緒低落(postpartum blues)。

但是,如果每天大部分的時間均處在低落的情緒、對生活的大部分活動失去興趣,且持續超過兩週以上時,則需要留意是否有產後憂鬱(postpartum depressive)的現象。通常在這樣的狀況中,媽媽們的壓力與挫折開始蔓延,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、不知如何帶孩子,有些人甚至會出現自殺、想死的念頭,此時,便需要專業身心科醫師的協助。

我可以如何檢測呢?

可利用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提供「產後憂鬱量表」進行檢測,若超過 10 分,建議尋求醫師協助。

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-產後憂鬱量表 (資料來源)


醫師與心理師可以如何協助我呢?

首先,量表的分數僅作為憂鬱程度的參考指標,至於是否患有憂鬱症或其他症狀,則需要經由醫師嚴謹的評估與診斷。而在治療的部分,可簡單分成「生理上的治療」與「心理上的治療」。

針對生理上的治療,若經過醫師專業評估,可嘗試藥物治療。若是藥物效果不佳,或有副作用,也可與醫師進行諮詢,評估是否進行透顱磁刺激(rTMS)療法,透過調整腦部細胞活性,影響情緒。(延伸閱讀:我該不該試試透顱磁刺激治療(rTMS)?

而在心理治療的部分,若育兒的衝突來自與另一伴的觀念不一致,則可以考慮安排伴侶諮商,談論家庭在多了新成員之後,彼此的心境轉變,以及需求的改變;若是與家人相處沒有特別的衝突,而是在於自我的糾結(從職場轉換為全職媽媽、從人妻轉換為人母...等),則可以安排個別諮商,與心理師討論這些改變對自己造成的影響。

我有沒有什麼自我照顧的方式呢?

針對產後憂鬱的狀態,建議有以下自我照顧的方式:

1.尋求支持:

適時向丈夫、家人、朋友傾訴自己的壓力,或者是與其他產後媽咪交流,彼此互相支持與學習。

2.自我照顧時間:

規劃與老公單獨相處的時間,或是自己的獨處時間,培養自己的興趣與紓壓方式,如:運動、烘焙、閱讀、正念練習...等,讓自己得以適時喘息,也保持活力。

3.減少對自己的苛刻:

許多產後憂鬱患者,容易對自我要求太高,若沒有達到自我的要求,便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,不夠格擔任母職。事實上,沒有人能夠將所有的角色都做到 100 分,您已經用了吃奶的力氣在調適這一切,請給自己一些鼓勵!


資料來源 : 

振芝心身醫學診所

產後憂鬱是什麼?產後憂鬱怎麼辦?認識產後憂鬱的特徵與對策 


延伸閱讀 :

產後憂鬱一定要吃藥嗎?身心科洪敬倫醫師完整分析非藥物治療的選擇